道路运输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的思考 - 调查与观点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领先的智能交通门户网站
  • 道路运输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的思考

    2024-04-03 11:21:45 来源:its114.com 评论:
    分享到:

    本文为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安全中心总工程师李志强在2024中国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暨保险风控大会上进行主题分享的速记整理而来,未经本人审核,如有错漏,敬请谅解

    640.jpg

    一、背景

    二十大报告中,对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高度关注,并明确提出“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等重大要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今年的工作任务,要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推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并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强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也是全国12个安全生产的重点行业之一,所以加快推动交通运输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可以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提供安全保障。据数据显示,2011年—2020年我国交通领域安全生产事故比达30%,可见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比较严峻。

    2023年,安全中心开展了“安全治理模仿向事前预防转型”调研选题围绕“如何转、转什么、怎么转”进行了相应的调研。

    二、重要意义

    从意义来看,大概总结了几方面。

    一是贯彻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服务构建新安全格局的必然要求;二是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的应有之义;三是顺应安全发展客观规律、提升安全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三、战略思路

    道路运输对于整个交通运输行业来说是重中之重,从事故统计来看,道路运输事故率占到交通运输行业的70%—80%,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比较严峻。

    从思路上来说,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交通运输等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要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要以实现交通运输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以提升交通运输系统韧性和本质安全水平为根本保证;要以加快实现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机制转变为主要内容;要以构筑全员安全防线、强化源头风险防控、强化智慧精准监管、加强全链条系统治理为主攻方向;要以提升依法治安能力、全过程风险防控能力、人员安全适岗能力、科技兴安能力、多元共治能力等为支撑保障。

    四、实施路径

    围绕思路和目标,探讨道路运输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的实施路径。

    1、工作特点

    一是道路运输行业经营主体数量众多、性质多元,各种不可控因素多,安全生产面临极大压力。

    二是运营强度高,2024年春运期间,公路人员流动量超78亿人次,创历史新高,从运行数据看,在客流规模总量创历史新高的同时,今年春运高峰日客流强度、车流强度均超过历史峰值,2月15日单日公路人员流动量近3亿人次,全国高速公路车流量超过7000万辆次,安全监管压力非常大。

    三是安全风险高,道路运输涉及“人、车、路、环、管”等传统安全风险,同时,面临反恐防范、网络信息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风险也越来越大。

    四是社会关注度高,国家层面对于安全生产工作越来越重视,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也对道路运输安全高度关注,此外,道路运输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驾驶员稍微疏忽就可能酿成重大事故,关键从业人员对于安全生产的影响比较显著。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统一计算方法估算,中国为每十万人口死亡18.2人,与世界平均值相同,排名世界第111位,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亟待向事前预防转型。

    2、转型需求和目标

    包含实现“三个转变”突出“四个主攻方向”提升“五个能力”等方面内容。

     640.png

    一是加快实现“三个转变”。

    加快实现治理理念的转变。在思想认识和治理理念上,进一步深化对向事前预防转型重大意义的认识,正确把握向事前预防转型是以防范事故、降低风险为统领,以强化事故问题分析和整改为基础,倒逼事前事中安全管理改进、查漏补缺,促进事前安全风险防控更具针对性、有效性,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全链条贯通、一体化推进,形成更高水平的治理模式。

    加快实现治理方式的转变。在治理方式和手段上,向更加注重把握安全发展规律和特征、强化科学技术和数据支撑、兼顾当前突出问题整治和长效机制构建转变,向更加注重依法治理、精益管理、创新驱动和智慧赋能转变。

    加快实现治理机制的转变。在治理机制上,由主要依靠政府自上而下高压严管、层层推动的驱动模式,向更加注重完善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协作配合,更加注重安全管理重心向基层、现场、一线下沉,更加注重落实全员责任制,激励鼓励全员主动作为、主动防范转变。

    二是重点突出“四个主攻方向”。

    突出构筑全员安全防线。人是安全生产最核心的要素,贯穿于安全生产全过程各方面,一个关键的岗位决定了好多人的生命,要全面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突出强化风险源头管控。严把行业源头准入关口,坚决杜绝不符合法定安全条件、不具备法定安全资质、不满足法定安全性能的企业、人员和装备设施进入行业。

    突出加强智慧精准监管。在庞大复杂、高度开放、动态运行的交通运输“巨系统”,推动安全治理模式转型,必须加强全过程运行状况的自动化感知、智慧化研判,实现高质量、精准化监管。

    突出全链条系统治理。深刻汲取事故教训,深挖事故暴露出来的深层次原因和问题,推动事前事中安全管理持续改进,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各阶段良性互动,推动安全治理能力持续螺旋式上升。

    三是着力提升“五个能力”。

    提升依法治安能力。这些年陆续发布包括车辆动态监控、重点行业领域、危货运输、道路旅客运输、自动驾驶汽车运输服务的规章文件和标准规范,对做好“依法治安”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目前正在积极推进《道路运输条例》修订,增设“安全管理”专章,此外,也将修订出台《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修订完善《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考核管理办法》等,加快相关法规立改废释,健全安全生产法规政策动态评估完善机制。

    提升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建立完善风险全方位、全过程、全时态分析研判机制,要全面加强风险摸排、辨识、评估,实行重大风险清单化管理,部里发布的《交通运输部关于深化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工作的意见》,明确了道路客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等重点领域重大风险清单,此外,发布的《道路运输企业和城市客运企业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对于下一步推进道路运输领域的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和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提升人员安全适岗能力。人是关键因素,要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在交通运输部推动下,安全中心开展了营运车船驾驶人员适岗状态智能监测预警技术及示范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

    提升科技兴安能力。要促进先进技术与交通运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手段,推动“两客一危”车辆全部安装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组织城市公交汽电车全部安装驾驶区域防护隔离设施,推动自动紧急制动、稳定性控制系统等安全辅助驾驶技术在营运车辆上的应用,推动智能排查、精准锁定、依法查处道路客运非法违规运营行为,推动动态监控手段的深度应用等。

    提升多元共治能力。推动形成政府指导、企业负责、公众参与的行业安全生产多元共治工作格局,进一步理顺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监管机制,强化综合执法、运输中心、业务科室、安全监察等部门协同,进一步强化部门间协同联动,健全信息共享疲劳驾驶治理机制,建立安全事故信息共享协作机制,进一步强化共建共治共享,行业协会、保险机构、安全服务机构等共同配合,形成治理行业共力。

  • 关键字: 道路运输 安全生产
  •    责任编辑:不现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